JCI認證三年一輪的復評又將到來,如何順利通過復評?醫院快速發展中如何轉型升級?管理隊伍不斷壯大,如何加強能力建設?戰疫情,防反彈,如何做好2020年收官……想一想,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面對迫切的任務和一個個難題,上海天佑醫院于11月13日上午召開迎接JCI復評動員會暨職能科室管理研討會,引導大家行動起來,全面對標落實,在“做”中尋找答案。
天佑醫院于2018年10月通過國際JCI認證,按要求將于2021年10月進行復評。能否順利通過復評,不僅是對過去工作的檢驗,也是醫院堅持JCI標準,持續改進提高,推動醫院規范、高效、和諧、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王強執行院長在動員會上對兩年來的工作做了簡要回顧,并就迎接復評做了安排部署。
受疫情影響,國外專家無法入境現場評審,將評審模式由現場評審改為“現場+遠程”線上評審。王強執行院長結合國內今年通過復評的醫院案例,說明了新的評審模式挑戰更大,而且從2021年1月1日起,全球啟用第七版JCI評審標準,需要大家以更強大的心理、更細致的分工、更充分的準備和更好的身體素質迎接復評。
王強執行院長強調,按照JCI評審的新標準和兩年來各部門的實際工作情況,大家首先要進一步“坐實二級培訓”。通過培訓鞏固JCI認證以來取得的成果,同時強化責任意識,規范各項工作流程,嚴格執行質量標準,持續改進和提高。他要求職能部門要主任負責,全員參與,分工協作,全面落實,攻堅克難,確保順利通過復評審。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能想到問題和發現問題是基礎,直面問題,積極行動,主動作為,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JCI認證復評動員會后,蔡劍飛院長為行政職能科室管理干部和骨干做了一場生動的管理培訓,用“十個等于零”說明了“做”的重要性。
有工作、沒努力=零。
要對工作有感恩之心,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成長。若僅是應付工作,流于表面和形式,只能是徒勞。希望管理者引導員工珍惜工作,做努力向上的人。
有能力、沒表現=零。
員工個人應尋找機會發揮和展示自己的能力,管理者也要善于發現下屬的能力和優點,用人所長,同時營造和諧的團隊氛圍,隊員之間彼此欣賞,高效溝通,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能力。
有計劃、沒行動=零。
計劃是前提,行動才是產生結果的保證。管理者不僅要有計劃,還要思考如何通過行動來實現計劃。蔡劍飛院長指導大家運用“四象限”法則,分輕重緩急解決繁多事務,做到有條不紊,行之有效。
有布置、沒監督=零。
管理者在布置完工作后,一定要跟蹤監管,緊要事件更要親力親為。指導型、合作型、指導合作型是監督工作完成的重要方式。切忌布置任務后完全放手、不聞不問。只要結果,不管過程的管理往往不會有好結果。
有機會、沒爭取=零。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單純把工作作為一份賺取薪水的工具,而不是真正地熱愛它,缺乏主觀能動性,就會缺乏對機會的認知度,即使機會到來,也可能擦肩而過。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應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握好提升自己的機會。
有進步、沒持續=零。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要求每個人都要持續地學習提高,不斷進步,緩進和不進就是倒退。但是,也不要忽視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要害怕波動,不要想一蹴而就。作為管理者更要學會分析行動和結果的關系,總結經驗,獲得持續的進步。
有發現、沒處理=零。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任何一個小的問題,發現后不及時解決,都可能積累成大問題。在醫院快速發展進程中,更要正視各種小問題,及時解決好小問題、小矛盾,才可以防患于未然。不能發現問題是“隱患”,而發現問題不及時處理,同樣可能產生嚴重的后果。
有操作、不靈活=零。
要在創新中發展,就要學會分析具體問題,善于變通,讓每個步驟都有據可循,有理可依。遇到新的問題,在探尋解決方法的時候,不要急于拍腦袋,要善于發現事物的內部聯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機械、死板的操作很可能導致處處受阻。
有價值、沒利用=零。
“價值”不僅是指個人的能力,還包含各類資源。如何讓每個人發揮特長,每一分錢要花在什么地方,高端設備有沒有物盡其用,都屬于價值的利用問題。目前,醫院正在積極引進學科帶頭人,引進許多先進設備,“如何發揮人才優勢,讓先進的設備發揮作用”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若讓人才和設備“閑置”,就是最大的浪費。
有業務、沒利潤=零。
蔡院長強調,醫院是擔負有社會責任、有慈善性質的實體,承載著“救死扶傷”的使命,但若沒有合理利潤必然走不遠,也無法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他希望管理者能深悟“精細化管理”之道,通過高效運營,在創造合理利潤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年關將近,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做好2020年的收官,籌劃新一年的工作,提升管理干部能力都是當務之急。蔡劍飛院長希望各位管理者能強化責任擔當,求真務實,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執行力和創新能力,既要擅于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敢于面對各種問題,又能通過“做”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為醫院發展和個人成長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