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新冠疫情反復卻牽動著眾人的心。在接到普陀區衛健委緊急支援核酸采樣任務通知后,上海天佑醫院聞令而動,迅速抽調醫護人員和志愿者組成多支核酸采樣隊伍,前往普陀區中心醫院、利群醫院、同濟大學多個校區支援核酸采樣工作。
據護理部主任助理張穎介紹,3月1日,首批醫護人員分兩個隊,分別奔赴利群醫院和普中心核酸采樣點,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半個月來,天佑醫院已共計投入200余人次,先后到長風街道、樹德小學、金沙江小學、師大一村、跨國采購會展中心、同濟大學滬西、滬北校區等30多個站點支援核酸采樣。
“大家除了為集中前來的居民采樣,還要為特殊的人群上門采樣。“在普中心醫院采樣點的劉宛宛說,“有些孕婦和老年人不便下樓,隊員們就爬樓梯到家中進行采樣,穿著防護服爬上6樓,稍跑得快一點,人都要窒息了,但是當大家的工作得到居民的贊許,感覺累一點也值了。”
最近幾天上海氣溫高,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和面罩,連續工作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對大家的生理和心理也造成了不小的挑戰。丁文娟是支援利群醫院核酸采樣點的領隊,自3月初開始就每天早出晚歸,有時甚至要忙到深夜。她介紹,現場最常碰到的“難題”還是有不少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或是手機沒有網,就需要大家現場想辦法解決,確保采樣工作繼續推進。
3月12日、13日,天佑醫院的醫護隊伍還分兩批次到同濟大學滬北和滬西兩個校區,為2000余名師生完成連續兩次核酸采樣,醫護人員專業水平和認真的態度受到了同濟大學師生們好評。
“醫院內住院病人較多,各崗位工作都很緊張,很多護士在完成本職工作后根本來不及休息,就被抽調到核酸采集點參與支援工作。”天佑醫院副院長、護理部主任劉瑋琳介紹,任務當前,大家都積極主動請戰,體現了護理人員的良好精神風貌。
據真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反映,車站新村社區的一位居民,幾天前因騎車捽倒,造成手臂骨折和大面積擦傷,曾在醫院急診進行了治療和包扎,眼看到了需要去醫院換藥的日子,小區卻實行了封閉管理。考慮到該患者手臂受傷較為嚴重,如果不及時換藥和重新包扎,傷口處很容易出現感染。天佑醫院接到救助信息后,第一時間聯系到骨科王德元主任趕往車站新村,為該患者進行了上門服務。
3月15日一早,骨科王德元主任和志愿者在做好各項防護準備工作后,來到了車站新村小區,為患者進行了檢查和換藥。王德元主任說:“雖然小區進行了封閉管理,但患者的治療和康復不能耽誤,既然他們不能出來,那我們就得進去。”
為患者換好藥后,王德元主任還特別囑咐他要注意做好傷口保護和疫情防護。志愿者還為患者送去了口罩等防護品。
春風十里,不如逆行而上的你
向天佑醫院白衣天使們說聲感謝
向戰斗在抗疫一線的志愿者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