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立體定向與功能性神經外科主任Peter Warnke教授、顱底和神經血管實驗室神經血管外科項目副主任Sean P.Polster博士在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為期3天的訪問交流繼續深入開展。根據安排,Peter Warnke教授、Sean P.Polster博士在醫院副院長潘耀良、周克祥及相關臨床職能科室負責人的陪同下,參與了腦血管病科查房及病例討論,現場觀摩了神經腫瘤手術。雙方展開了熱烈的互動交流。
當天上午, Peter Warnke教授在周克祥副院長、6B神經外二科副主任盧云鶴博士陪同下,前往9F手術室觀摩了由神經外科特需專家李士其教授主刀的顯微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腦脊液漏修補及顱底重建手術。Peter Warnke教授全面詳細了解患者病情、手術指征、術式選擇等情況,并在術前間隙與李士其教授進行了溝通交流。
▲ 盧云鶴博士向Peter Warnke教授介紹患者情況
顯微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腦脊液漏修補及顱底重建手術非常考驗細節、主刀者的基本功及團隊的默契度。李士其教授團隊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地開展操作,整個過程行云流水、利落精準,讓Peter Warnke教授大為贊嘆。
▲ 李士其教授正在手術
Peter Warnke教授還饒有興致地查看了醫院手術室先進的設施設備,當了解到國際前沿設備諸如多模態神經導航、神經內鏡、搭載Flow800技術的蔡司顯微鏡以及PEEK 等新一代人工材料等已應用于神經外科手術時,連連點頭表示認可。
▲ Peter Warnke教授與院方人員開展深入探討
此外,圍繞患者圍手術期管理、DeepSeek及AI醫療技術在神經外科領域的應用前景等熱點話題,雙方還開展了深入探討。與此同時, Sean P.Polster博士在副院長潘耀良等陪同下,來到4A腦血管病一科,與學術副院長兼4F主任席剛明教授,4A腦血管病一科副主任王貴平博士以及科室醫療骨干共同參加查房和討論。
▲ Sean P.Polster博士參與4A腦血管病科病例討論
腦血管病科精心準備并呈現了兩個復雜腦血管病病例。
一例為男性74歲患者,大腦動脈閉塞腦梗死、言語障礙、不完全性偏癱、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等,給予相關藥物對癥治療,并由席剛明教授、王貴平博士在全麻下為患者行經皮大腦中動脈支架植入術、經皮大腦中動脈球囊擴張術治療。治療后患者記憶力及言語功能較前好轉,認知功能及精神癥狀也較前改善。
▲ Sean P.Polster博士參與查房
另一例為57歲男性患者,椎動脈狹窄、大腦動脈狹窄腦梗死、大腦中動脈狹窄、大腦前動脈狹窄、頸內動脈狹窄,基底動脈狹窄,且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入住我院后,席剛明教授、王貴平博士評估后,為患者開展了全麻下經皮顱內動脈(左椎動脈顱內段)慢性閉塞開通術、經皮顱內動脈(左椎動脈顱內段)支架置入術,經皮左椎動脈顱內段球囊擴張成形術。日前,患者頭昏及站立不穩等癥狀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已于近期順利出院。
▲ Sean P.Polster博士與席剛明教授深入探討
Sean P.Polster博士對患者治療情況作全面詳細了解,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對57歲男性患者出院后情況尤為關注。當了解到席剛明教授團隊針對該患者制定了完備的出院隨訪策略后,對醫院醫療服務的連續性和完整性豎起了大拇指,并以“Great!”給予直接肯定。立足病例,拓展診療思維,期間,雙方還就國內外患者對腦血管病治療的依從性差異,診斷方法、治療方式選擇等開展了長時間深入探討。大家暢所欲言,或質疑、或思辨、或爭鳴,賓主雙方均感意猶未盡、獲益匪淺。
醫學無國界,探索無止境。東方智慧與西方經驗碰撞,臨床實踐與科研創新交融,在熱烈的交流氛圍中,本次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專家團蒞臨醫院的參訪交流活動圓滿落下帷幕。在追求卓越醫療服務提升的道路上,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籌)從未停止腳步。此次參訪交流活動,是醫院拓展高水平、有層次、體系化的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與芝加哥大學醫院中心國際戰略合作的嶄新起點,醫院國際化發展宏偉藍圖“新”意盎然。展望未來,醫院將繼續攜手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共同攻克神經醫學領域的重重難題,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水平,為大眾的腦健康福祉構筑起更為堅實的保障!